(通讯员:邬桢洁、曹年刚)为深入推进社区“一老一小”服务工作,9月以来,MK体育官方网站知音汇志愿团队以“暖桑榆,育未来”为核心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实际需求,联合学院团支部,创新服务模式,用实际行动传递社区温度,全力打造有温度、有新意的社区服务。
聚焦特色服务,为老服务显温度
为切实解决社区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,知音汇团队开展多期合唱教学课程。9 月 19 日,大舒社区老年合唱团在佛祖岭街道同兴广场举行了红歌联唱表演。合唱团的成员身着统一的红色演出服,在志愿者的指挥下,他们以饱满的热情、嘹亮的歌声,调整着演唱的节奏与和声。恰逢国庆将至,一首首经典红歌依次唱响,激昂的旋律唤起大家对祖国的无限热爱。


为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,积极共建美好社区环境。10 月 17 日,知音汇团队成员参演大舒社区“从‘占地种菜’到‘共享花园’的社区治理蝶变”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演。团队成员表演的《绿意大舒》节目为观众讲述了大舒社区从环境杂乱、邻里矛盾频发,到绿意盎然、邻里和谐共处的精彩蜕变故事,让居民感受到社区治理的成果。


10 月 25 日,一场以 “凝心聚力拉近距离,邻里携手共筑美好” 为主题的社区拔河比赛热烈开赛。知音汇团队 20 余名志愿者全程参与、全力协助,与大舒社区居民一同书写了邻里同心、活力满满的温暖篇章。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梳理报名信息,制作“加油牌”“队伍标识牌”。拔河比赛中,有位年过花甲的居民体力不支,志愿者王同学第一时间上前搀扶,递上温水并细心询问身体状况。比赛尾声,志愿者还为所有参赛居民送上小礼品。“多亏了这些志愿者,比赛办得既热闹又贴心!”居民李大爷笑着说。

创新服务模式,为小服务见实效
志愿者联合社区党委,积极探索“菜单式”服务模式,根据“一老一小”群体不同需求,开展了三期“墨香润心灵,执笔传雅韵” 毛笔字练习主题活动。志愿者提前将毛笔、宣纸、墨汁等材料整齐摆放至桌面,书法老师手把手示范横、竖、撇、捺、点等基本笔法,还特意纠正居民的坐姿与握笔方法,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掌握基础要领。孩子们模仿着大人的姿势认真书写,字迹虽显稚嫩却满是认真。居民不时互相交流书写心得,分享握笔、运笔的小技巧。

围绕儿童成长需求,知音汇团队结合二十四节气打造特色精品活动。10 月 12 日,大舒社区开展“菊韵寄孝思,巧手暖重阳” 重阳节主题扭扭棒菊花手工制作活动。主持人通过生动讲解与影音资料展示相结合的方式,带领小朋友深入了解重阳节文化,从节日起源的古老传说,到讲解登高望远、赏菊品茗、佩戴茱萸等传统习俗。随后进入扭扭棒菊花手工制作环节,老师现场演示扭扭棒的裁剪、弯折、缠绕等制作技法,针对菊花花瓣、花茎的造型技巧逐一讲解,一根根普通的扭扭棒在大家手中逐渐蜕变,金黄、淡紫、雪白等各色 “永生菊花” 相继成型。制作完成后志愿者引导大家将这份承载心意的作品,作为节日礼物赠送给家中长辈、或社区内的高龄、独居老人,以实际行动传递重阳节的祝福与关爱。


10月23日,霜降节气主题麻绳画体验活动中,志愿者为参与居民系统介绍了霜降节气的气候特征与传统习俗,从 “吃柿子” 的饮食讲解到 “登高望远” 的民俗传统,帮助居民全面深化对霜降节气的认知与理解。在麻绳画制作环节,老师围绕霜降主题,现场示范打底构图、线条勾勒、分层粘贴等创作技法,生动呈现 “霜覆万物” 的细腻质感。居民们结合霜降时节的典型景象创意发挥,创作的作品中,金黄麦田、白霜覆叶、红柿满树等画面栩栩如生。

MK体育官方网站知音汇团队以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为切入点,以传统节日小支点撬动社区治理大格局,个性化定制服务清单,不断丰富服务内容,创新服务形式,切实推动“暖桑榆”“育未来”共同发力,让夕阳更红火、朝阳更灿烂。
(审稿人 周磊)